Transport articles
 |
Advertising and documentation
沈阳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T4 tram built by Shenyang Passenger Vehicle Factory for Pyongyang
(Top to down, then second column)
Dimensions: length 18.1m, width 2.5m, height 3.1m, ground clearance 0.9m, total door step height 0.4m, door width (1st, 4th 1.1m ; 2nd, 3rd 1.3m), height of coupler to ground 0.525m
weight 22500 kg+- 5%
load (seated 56, standing 125, total 181)
passenger loading 1086 kg (seems very low)
maximum speed 60 km/h
starting acceleration 0.9 ms^-2
standard braking deceleration 1.2ms^-2
emergency braking deceleration 2.3ms^-2
track gauge 1435mm
minimum curve radius: 50 meter in service, 30 meter in depot
standard height for overhead wire 5500mm
maximum height for overhead wire 5960mm
minimum height for overhead wire 4100mm
bogie axle gap: 1900mm
wheel radius: 700mm
deceleration speed ratio (?) 7.57
motor output 4x45kw
rpm 1450rpm
amp 168A
volt 600V/2
From [[City Transport]] April 1997,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ype ST4 tram'
四月 1997 年 提供照片用户: jiachen
|
 |
Rolling Stock Drawings and Blueprints
沈阳
The joint of the ST4 (otherwise known as KT4K), which had mostly failed in use while in Pyongyang.
It shows the articulation joint and the scissor joint
《城市车辆》97/3
三月 1997 年 左右 提供照片用户: jiachen
|
现在显示的照片: 2/2 张
最新照片.
按城市排
阿塞拜疆: 巴库 (1), 占贾 (1). 中国: 香港 (1), 沈阳 (2). 爱沙尼亚: 塔林 (1). 法国: 巴黎 (1). 俄罗斯: 阿爾漢格爾斯克 (1), 巴爾瑙爾 (1), 別爾哥羅德 (1), 切博克薩雷 (1), 车里亚宾斯克 (7), 切列波韋茨 (6), 格洛茲尼 (1), 伊爾庫次克 (1), 伊熱夫斯克 (1), 加里寧格勒 (13), 卡盧加 (2), 克麥羅沃 (1), 伯力 (1), 基洛夫 (1), 青年城 (1), 库尔斯克 (1),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 (5), 梅科普 (2), 莫斯科 (106), 摩爾曼斯克 (4), 下塔吉爾 (24), 下诺夫哥罗德 (2), 諾威曲克 (2), 新古比雪夫斯克 (1), 新羅西斯克 (4), 鄂木斯克 (8), 奧倫堡 (9), 奧爾斯克 (12), 奧辛尼基 (1), Other citie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1), 彼爾姆 (1), 彼得羅札沃茨克 (1), 頓河畔羅斯托夫 (4), 魯布佐夫斯克 (1), 聖彼德斯堡 (31), 薩拉瓦特 (1), 薩拉托夫 (2), 斯達夫波爾 (1), 陶里亞蒂 (4), 托木斯克 (9), 特维尔 (10), 烏法 (5), 烏蘭烏德 (2), 烏里揚諾夫斯克 (2), 弗拉迪米爾 (6), 海參威 (8), 伏爾加格勒 (17), 佛羅尼斯 (20), 雅羅斯拉夫爾 (7), 叶卡捷琳堡 (9), 茲拉托烏斯特 (1). 不列颠: 伦敦 (1). 乌克兰: 巴赫木特 (2), 白彩瓦 (1), 車卡夕 (3), 車尼哥夫 (8), 切爾諾夫策 (39), 克里米亚无轨电车 (14), 第聂伯罗 (143), 頓涅茨克 (5), 哥羅夫卡 (2), 伊瓦諾-福蘭基夫斯克 (3), 卡梅楊斯克 (13), 哈爾科夫 (1), 赫爾松 (2), 康斯坦丁諾夫卡 (1), 克拉馬托爾斯克 (20), 克列緬丘格 (2), 克里維里赫 (16), 基辅 (20), 利西昌斯克 (1), 盧甘斯克 (2), 盧茨克 (2), 利沃夫 (3), 馬凱耶夫卡 (3), 尼高普 (5), 奧德薩 (2), 波塔瓦 (8), 塞瓦斯托波爾 (3), 北頓內次克 (1), 斯達漢諾夫 (1), 捷爾諾波爾 (2), 文尼察 (6), 烏格列戈爾斯克 (1), 紮波羅熱 (2), 日托米爾 (8). 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2).
|